作为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结直肠腺瘤在内镜切除术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复发性结直肠腺瘤由于至少 10 年的基因异常改变的积累,可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化学预防干预措施已被证实能有效降低结直肠腺瘤的复发率,而且已发现几种相关的药物和营养补充剂:叶酸、阿司匹林、塞来昔布、钙和维生素 D。然而,其中一些药物和补充剂缺乏长期的跟踪数据,或者由于潜在的副作用其使用受到了限制。
传统医学在癌症化学预防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小檗碱(分子式为C20H18NO4),是从中药材黄连中提取出来的,因此也叫黄连素,几个世纪以来在中国一直被用于治疗腹泻和肠炎。近期的动物研究报道,小檗碱能够抑制结直肠肿瘤发生途径,并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影响肿瘤微环境,使其成为结直肠癌的一种潜在化学预防剂。
2025 年 8 月 11 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陈萦晅等人在 Cell 子刊 Cell Reports Medicine 上发表了题为:Berberine for preventing colorectal adenoma recurrence and neoplasm occurrence: 6-Year follow-up of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的研究论文【1】。
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是对该团队之前的一项临床试验(NCT02226185)在治疗后观察期的延伸随访,旨在评估小檗碱对结直肠腺瘤复发的长期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小檗碱在治疗停止后至少 6 年仍有保护作用,小檗碱治疗组的腺瘤复发率较低(34.7% vs 52.1%),肿瘤发生率也较低(63.4% vs 71.0%),因此,小檗碱可能作为息肉切除术后预防结直肠腺瘤复发的潜在长期预防药物。
2020 年,房静远、陈萦晅团队在《柳叶刀》子刊 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上发表论文【2】,这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评估了小檗碱(每天两次,每次0.3克)对结直肠腺瘤复发的化学预防效果,结果显示,在为期两年的试验中,小檗碱治疗组的结直肠腺瘤和任何类型的息肉样病变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36% vs 47%),且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这项临床研究表明,小檗碱(每天两次,每次0.3克)可安全有效地降低结直肠腺瘤的复发风险,并可作为息肉切除术后化学预防的一种选择。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为方便起见,研究团队将这项随机临床试验命名为小檗碱预防腺瘤复发试验(CBAR)。在为期两年的随机 CBAR 试验结束后,研究团队开展了这项回顾性研究,命名为为 CBAR 随访扩展(CBAR-FE)研究,研究团队将 CBAR 试验延长,对试验参与者进行了中位数为 6 年的持续随访。目的是评估小檗碱在停止补充后对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复发的长期预防保护作用。
研究团队在之前完成的为期两年的随机临床试验的 895 名患者中招募了 781 名患者(来自全国 6 个省份的 7 个临床中心),主要结局指标为腺瘤复发。在 2018 年 12 月 29 日至 2024 年 10 月 10 日期间,648 名患者在随访期间至少接受过一次结肠镜检查。
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小檗碱的保护作用在治疗停止后至少持续 6 年,腺瘤复发率更低(34.7% vs 52.1%),肿瘤发生率也更低(63.4% vs 71.0%)。小檗碱可能成为息肉切除术后预防腺瘤复发的一种潜在长期预防药物。
该研究的核心发现:
小檗碱可预防腺瘤在治疗后的 6 年随访期内复发;
小檗碱还能降低结直肠肿瘤和非进展期腺瘤的发生率;
小檗碱有望成为息肉切除术后化学预防的候选药物。
论文链接:
1. 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medicine/fulltext/S2666-3791(25)00366-0
2.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gas/article/PIIS2468-1253(19)30409-1/abstract